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(CNNIC)在京发布第41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,截至2017年12月,我国网民规模达7.72亿,普及率达到55.8%,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我们大学生。微信、QQ、微博、贴吧、抖音、快手以及天涯、猫扑、凯迪社区、知乎等平台的聚集扩散效应,加上我国手机网民占比达97.5%,网民可以随时浏览网上平台信息以及很容易发布帖子等信息。
网络的高速发展以及高度普及,给我们大学生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等方面带来了便利,但同时,由于我们大学生社会阅历尚浅,对充斥在网络上的信息辨别力不足,容易受网络上不良意见和情绪的影响和煽动。国内外社会热点、校园生活、校内突发事件等经过网络传播,就能迅速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。如果引导不当,在一些网络媒体歪曲炒作下,很可能会对学校以及学生带来负面影响。
事件一:前段时间发生的学生被掳走谣传事件,短时间内造成学生恐慌以及媒体转载关注,造成较大负面影响。该名在网上发布不实帖子的学生受到了相应的法律及校规校纪处分。
事件二:前几天的“洁洁良”在微博上发布辱华言论,造成很大的影响。
事件三:近段时间从国外传入一些诋毁我国的反华反共书籍、网上言论。
还有一些网络上产生的思想和心理等问题,如沉迷游戏、网络邪教、不良网贷等诸多问题。
出现问题不可怕,我们客观分析问题,找出根源,做好预防。
网络本身无罪,它只是一个工具和平台,出问题的是使用它的人。网络是把双刃剑:使用好了,我们可以在网络信息网络学习的海洋里畅游;使用不当,我们可能在网络的黑暗角落放任自我、逐渐沉沦。
面对“互联网 +”浪潮下信息爆炸的局面,我们大学生应该如何提升网络素养、做到文明上网呢?
首先,要有基本的是非观,面对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时,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,特别是涉及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问题时。要有基本的爱国主义情操。客观对待中国和国际的形势,杜绝盲目崇洋媚外的心态和行为。
第二, 能够独立地对自己的网络行为做出判断。具有良好网络素养的大学生应该能够独立地对自己需要阅读、观看、收听的内容做出选择,而不是随波逐流、盲目跟风。
第三, 能够知道网络信息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。如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涉及个人隐私的伦理道德以及法律法规、校规校纪等。
第四,对于网络信息,具有分析和判断的能力。面对不同来源的网络信息,尤其是意见或态度相左的网络信息,能够保持批判性思维。
第五,对于庞杂的网络信息,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。通过新媒体的各种社交行为,能够从中获得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信息。
第六,能够以负责任的态度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发布行为,即不发表虚假、煽动性、违法等网络信息和评论,保持网络环境的洁净。
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,我们要用优秀文化来建设精神家园,用正能量来引领文化健康。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,健康的文化生态就是网络上的绿水青山。让我们一起努力提升网络素养、倡导文明上网,从而尽享网络的家园健康、网络的绿水青山。
宋颖华 供稿